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发现上海】探寻军统与76号争斗的遗迹——那些老建筑(转帖)

来源: 虫哥 2011-5-12 11:18:2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虫哥 于 2011-5-12 11:28 编辑

   上海的石库门、老洋房是代表了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我并非生于斯长于斯,说实话已是厌倦于上海的繁华嘈杂,却并未真正领略上海的精髓。因为生活在杨浦区,下只角,也无从领略老洋房的精美,现在这些老洋房除非是保护建筑,大概也拆得是差不多了,要看还是得趁早,我就想借着探访军统与76号争斗遗迹的由头,设计一条线路,去探寻一下那些老建筑。
    戴笠,江山市人,说起军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白公馆、渣滓洞这些屠杀共产党人的地方,其实军统无非是蒋介石加强集权统治的工具,在抗日战争期间军统的功绩是不应被抹杀的。比如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密电码,当然美军从多种渠道都已事先知晓,不知为何并未重视。在上海,军统对汪精卫及汪伪要员进行暗杀,由此与汪伪76号展开了殊死较量。
   
1.极司菲尔路76号(今万航渡路435号)
      主人:汪精卫特工总部,今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76号”原主要建筑于1994年学校改建时拆除,建筑的模型及天牢、水牢、地牢等资料存于校内的“76号”旧址史料陈列室。
    往事:经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的晴气庆胤中佐选定,将极司菲尔路76号的原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公馆作为丁默村、李士群特务组织的驻地。
日前电视里播放的连续剧《旗袍》,讲几个爱国学生寻机刺杀丁默村的故事,剧本实在编得不怎么地,看不下去。不过我倒想起一个细节,丁默村从不在卧室的床上睡觉,而是每晚在厕所的浴缸上搭一棕棚,睡在上面,白天撤掉,可见其谨慎。
    周边建筑:
          万航渡路320弄,胡适旧居,这是一幢带小花园的新式里弄住宅。
     万航渡路540号,清政府邮传大臣盛宣怀的四子盛恩颐的花园住宅,这座建于1925年的住宅是典型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盛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朴素大方的灰泥墙面,外墙底层立面设以连续半圆券落地窗或敞廊,二楼为平拱或券式窗框,简洁而有秩序;平面为方盒子形,简单平缓的斜坡屋面上覆盖小青瓦。花园在建筑的东南隅,园内浓荫蔽日,有一条小溪潺潺流淌,溪上有一座小木桥,溪边有巨型卵石堆,营造出一片幽静的城市园林风光。
     万航渡路1384~1424弄,湖丝栈 。湖丝栈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坐落在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1384~1424弄),毗邻中山公园和曹家渡商圈,由湖州丝商筹建。作为早期的产业建筑,青砖外墙,红砖嵌饰,有竖向水泥条块装饰,机平瓦坡顶,式样简洁。作为当时茧丝加工业的领先者以及丝绸制造文化的一部分,湖丝栈始终闻名遐尔。早在清代,著名学者 韩邦庆在其所著的《海上花列传》中就对湖丝栈有过详细的描述。
     万航渡路1575号,华东政法大学(原圣约翰大学)。韬奋楼是校园里的代表性建筑,因邹韬奋曾于这里毕业而得名,原名怀施堂。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砖木结构,该楼落成初期,楼下设课堂、膳堂和图书馆,楼上则为学生宿舍。外墙用红砖灰砖相间砌筑,屋顶是中国传统的蝴蝶瓦。高耸的钟楼使整栋房子有了些欧洲古典建筑的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极司菲尔路76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极司菲尔路76号今逸夫职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万航渡路540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万航渡路1384~1424弄湖丝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万航渡路1575号 圣约翰大学韬奋楼

大神点评15

虫哥 2011-5-12 11:19:13 显示全部楼层
2.大西路67号(今延安西路665号)(此建筑恐已不存)
      主人:李士群
    往事:李士群是76号魔窟的始作俑者,他早年参加过共产党,被捕后叛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投靠日伪,到上海后租住在大西路67号。
    因为李自知资历不够,所以将早年与戴笠级别相同,做过军统第三处处长的丁默村拉做76号的前台经理。但在76号内部,2人的关系却及其微妙,展开了明争暗斗。最终,丁默村被排挤出76号,李士群官升警政部长、伪江苏省省长,权力达到了顶峰,这也为他被假借日本人之手毒杀埋下了祸根。
虫哥 2011-5-12 11:21:15 显示全部楼层
3.忆定盘路(今江苏路)95弄10号(此建筑恐已不存)
    往事:丁、李的老巢大西路67号已不够用,于是搬到了忆定盘路95弄10号。汪精卫投敌从河内到上海后着手建立伪政权,日本人为了争强其实力,将特务机构拨给汪,于是忆定盘路的房子又不适用了,最终搬到了极司菲尔路76号。
      周边建筑:
江苏路11号,市三女中(原中西女中),宋庆龄曾在此度过小学生活。
江苏路46-78弄,中一村(原中央一村),1932年建成,有楼房70多幢,属于现代式建筑。
江苏路284弄3号、5号、7号、9号、10号、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27号,安定坊。建于1936年,建筑属于西班牙风格建筑。
江苏路480弄,月村。有楼房22幢。建筑为并列式或联排式花园住宅,西板牙风格。坡屋顶,老虎窗,出檐不远。立面简洁,开窗方正,外墙为粉刷,没有过多装饰,主立面开窗宽大,有窗套和精致栏杆。
江苏路495弄,忆定村。建于1934年,为联排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整体呈现现代派风格,略具装饰艺术派特征。外观立案面简洁、平整,开窗较大,窗洞周围有简单线脚,山墙面处理有传统特色,立面窗下墙和阳台栏板均采用相似几何图案,装饰性强而风格统一。
江苏路796号:麦加利银行襄理住宅。今上海房地局职工医院/华山医院(分部)1号楼。海派建筑文化,博取各国建筑风格之长的结果。

4.法租界吕班路万宜坊88号(今重庆南路205弄)
      主人:郑苹如
      往事:以前也看过《色戒》,但只记得大块大块的白花花的肉了。近日才知道王佳芝的原型原来就是中统特工郑苹如(据沈醉说是军统外围组织),易先生当然就是76号的丁默村了。
      郑苹如的家当年是上海的高级住宅小区,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是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她母亲是日本人。中日混血的郑苹如貌美如花,1934年11月17日《北洋画报》上,刊登了一帧她的时装照,1937年7月出版的第130期《良友》画报更是让她做了封面女郎。
      郑苹如接近好色的丁默村之后,借叫丁给其买皮草大衣作为礼物的机会埋伏了特工进行伏击。
      西比利亚皮草行的总店,坐落在静安寺路1172—1174号【静安寺路与戈登路(今江宁路)】,是上海最大的外侨商号之一。丁默邨、郑苹如下车后,丁默村就发现门口有几个可疑的人,当两人步入了皮草行,丁默邨突然转身脱逃,几乎在他拉开车门发动的同时,一排尖利的枪声响起。
      郑苹如以为自己并未暴露,仍旧和丁默村联系,终究还是被76号枪杀,实在是让人惋惜。
周边建筑:
重庆南路205弄53号、54号,邹韬奋纪念馆、邹韬奋旧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邹韬奋旧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郑苹如

点评

图片是不是用的外部链接,貌似显示不了,你检查下  发表于 2011-5-13 11:23
虫哥 2011-5-12 11:22:48 显示全部楼层
5.愚园路1136弄31号(该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主人:汪精卫旧居,今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
    建筑介绍:本是原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的别墅。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1934年落成,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 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
    往事:汪精卫早年作为革命党,在清末赴北京行刺摄政王未遂被捕后,于狱中写下了绝命书。30年过去了,这个早已习惯了点头哈腰的人心中再也没有“慷慨歌燕士,从容作楚囚”时的豪情,《大美晚报》的副刊编辑朱惺公署名陈剑魂将汪精卫早年著名的《狱中诗》稍作改动又回赠给了他,诗为: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朱惺公最终没有逃脱76号的暗杀。
    汪精卫投敌到上海后住进这幢房子,并将整条弄内10余幢花园洋房霸占,换为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伙汉奸特务居住。
    周边建筑:
愚园路81号,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旧居)。是一幢沿街的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这座身处静安区商务楼包围之中的小楼原先在九百城市广场所在地,后为配合区里整体规划,花费200万元,进行了上海市首次大规模的平移200米的工程,从愚园路11号移到了今天的愚园路81号。
愚园路218号,百乐门舞厅。整幢大楼以美国近代前卫的装饰艺术派风格设计建造,线条简洁流畅,门墙垣用花岗石砌成。百乐门是上海的时尚记忆里一个无法抹去的词,它是旧上海灯红酒绿、十里洋场的象征。千人舞厅、弹簧地板、菲律宾乐队使得“百乐门”成为旧上海最有代表性的记忆。张学良、卓别林、徐志摩和陆小曼都来此跳过舞。白先勇编剧的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更是将百乐门的风花雪月推向了极致。
愚园路361号,愚谷村 。愚谷村是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均属上乘的新式里弄住宅,它是一种适应当时崇尚西欧生活习惯的富裕阶层小型家庭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杨润玉、杨元麟、周济之于1934年设计。共有住宅16幢,其中15幢为西班牙建筑风格的3层楼新式里弄住宅,开了上海新式里弄住宅的先河。这是早年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的故居,人称陈家花园,而涌泉坊也主要由他出资建造。
愚园路532弄,柳林别业。
愚园路579弄44号,刘晓故居。
愚园路688弄4号,段祺瑞遗孀住宅。
愚园路699号,严庆祥住宅。是一幢独立的北欧式花园,早先由一个德国医生出资建于1920年代,中国第一代工商业者严裕棠、大隆机器厂的长子严庆祥购于1940年。
愚园路749弄63-67号,愚园路传统大宅(原汪伪高层住宅)。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平面布局与同时期传统大宅相仿:平面对称,南立面两侧有突出的圆形塔楼,中间为凹进的门廊;外立面为水刷石,间隔装饰有泰山砖铺成的竖向线条;内部楼梯栏板和门头装饰有几何图案,式样较为少见。63号是汪精卫政府警政部部长李士群住宅;65号是汪精卫政府上海市市长周佛海住宅;67号则是76号特工总部警卫队长吴四宝和佘爱珍夫妇的住宅。
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愚园坊)。属西式里弄民居。此处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921年建造的“游存庐”旧址。1913年,康有为从海外归来,在上海创办《不忍》杂志,晚年在愚园路构筑了花园住宅以颐养天年。1930年,由浙江兴业银行购地建造了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民主革命时期“七君子”之一的民主斗士沈钧儒先生曾居住在愚园新村11号,这幢寓所也是其长子沈谦行医的诊所,现仍由其子孙居住。20号是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故居。
愚园路838弄,西夏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原杨氏花园)。属于西班牙式住宅,主体建筑南立面呈三段式,左右两段外凸。西边部分为半圆形墙面,中部入口有圆券式门,屋顶檐口处有简化巴洛克风格山花,开窗形式简洁。
愚园路864号,长宁教育学院一号楼(原花园住宅)。属于西式风格,南立面有四根科林斯巨柱支撑起一高大的门廊,东西两侧窗有壁柱装饰,上有巴洛克风格花饰。东侧有一门廊,檐部有几何形状的花纹。
愚园路865弄35、33、32、31、30号,英式花园住宅群(原周氏住宅)。屋顶坡度较大,出檐短,底层以及局部二层为清水红砖墙面,窗下有腰线,二层为浅色粉刷墙面并露明深色构架,入口门洞为仿石面装饰,粗大的清水砖墙烟囱冲出屋面、顶部内收。建筑形体灵活多变,组合丰富。
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宽敞的弄堂两侧是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分别投资建于1925~1930年。建筑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种,室内布置考究,洋松打蜡地板,壁炉、卫生设施皆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曾长期居住于岐山村。
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顾圣婴旧居)。原属段祺瑞之子段宏业的产业,包含9幢联列式花园洋房,故该弄称作宏业花园。住宅为砖木结构,其特色是红瓦坡屋顶变化丰富,立面为浅色粉刷。住宅区的弄堂宽敞,弄内建筑在解放前大多属名人政要居住。
愚园路1112弄4、20号住宅 。建于1928年,属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愚园路1136弄14号,陈友仁旧居。孙中山的挚友、国民党左派、老外交家陈友仁和妻子张荔英一家。
愚园路1136弄30号,沈镇住宅。西洋现代式塔型建筑。
愚园路1320号,长宁区区政府(原董竹君旧居,新华村)。住宅主楼是一幢建于1925年的英国独立式的花园洋房。
愚园路1352弄,长宁区政府5-8号楼(联安坊,章伯钧旧居)。是1926年建造的砖木结构独立型花园住宅。
愚园路1376弄,亨昌里 。属典型的旧式里弄建筑。
愚园路1376弄34号,《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
愚园路1396弄内,西园大厦(西园公寓) 。建于1912年前后,属英式近代公寓建筑。

6.南成都路(今成都北路)晋徳坊2号(此建筑恐已不存)
    主人:青帮头子季云卿
    往事:李士群执掌76号之后,急需一班替他卖命的爪牙,于是他又把主意打到了他昔日的老头子季云卿的身上。季云卿虽年事已高,但名声犹在,又有一帮徒子徒孙继续在上海滩横行霸道,很快帮助李士群打开了局面。于是,季云卿也成了军统暗杀的目标。
    1939年9月19日下午,青帮大流氓季云卿和往常一样,到常去的二马路洗清池洗完澡,登上自备车,返回位于南成都路晋徳坊2号的家。车子在晋徳坊弄口停下,季云卿步下汽车之际,突然从路旁蹿出一个人,不问情由,向季云卿开了一枪。季云卿中枪倒地,等到家人闻声出来,杀手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杀手是军统的詹森,可是詹森没过得美人关,他因为情妇泄密被76号抓住枪杀。
    周边建筑:
成都北路7弄30号(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中共二大纪念馆。
虫哥 2011-5-12 11:24:23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1396弄内西园大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1136弄31号汪精卫旧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838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865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愚园路579弄

虫哥 2011-5-12 11:25:19 显示全部楼层
7.虹口斯高脱路(今山阴路)
    主人:傅筱庵
    往事:抗战发生不久,上海沦陷,傅筱庵与日本政客、浪人勾搭,于1939年10月10日叛国投敌,出任伪“上海特别市”市长。
    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接到暗杀傅筱庵的命令后,在傅家附近开了一家小酒馆。由此结识了傅家的老仆人,名叫朱升。朱升是傅家两代的"义仆"。在傅筱庵父亲生前,朱升就以为人勤快朴实,深得傅父青睐,傅父死时托朱升好好照应傅筱庵的生活。30多年来,朱升忠心耿耿执行老主人的嘱托,照应傅彼庵的饮食起居。傅投降日本人后,富有民族正义感的朱升多次规劝傅筱庵辞去伪职,以免遭世人唾骂,但傅总不听。朱升退而以酒浇愁,常到军统上海区特务为监视傅宅而设的这家酒馆饮酒。每次朱升来店,店主总是分外热情,待以美酒佳肴,与他天南海北地畅谈,并给他介绍女友。朱升酒酣耳热之际,总把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讲出对日本人的愤恨,对傅筱庵的不满。军统人员因势利导,乘机劝朱升为民除害,大义灭亲。朱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回去再次劝说傅筱庵无效后,遂动了杀机。
    1940年10月11日凌晨3点傅筱庵回府后,朱升特地端了一碗银耳汤给傅,见傅未吃,遂侍候傅睡下。等到夜深人静时,朱升携一把锋利的菜刀潜入傅筱庵的卧室,借着外面的灯光,对傅的喉管、脑壳连砍数刀。然后关上房门,迅速离开,拎一只菜篮,推一辆自行车,从傅家后门疾驰而去。他在军统的安排下,先匿于法租界,后又逃往重庆,开了一爿小型手工卷烟工场以度余生。
    周边建筑:
山阴路2、30、44、64、112、124、132、144、156、168、180、192、208、210弄,大陆新村。
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1931年)落成。
山阴路2弄3号,原内山完造寓所,即千爱里,系日商东亚兴业株式会社产业,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幢坐北朝南的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砖木结构假三层,拉毛水泥墙面颇具日本式建筑风格,整幢建筑显得小巧精致。
山阴路132弄6号,茅盾旧居。
山阴路132弄9号,鲁迅旧居。
山阴路133弄12号,瞿秋白旧居。

8.福开森路18号(今武康路40弄1号,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主人:唐绍仪
    建筑介绍:这幢花园住宅具有典型西班牙风格,它是著名的由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设。
    这幢住宅特色如下:高3层,东南面向,属于混合结构,外形半围合平面。西班牙式风格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外观立面为黄色混水拉毛墙面,阳台正面墙上有绿釉构建装饰的小窗洞,在眼光下格外耀眼。屋顶上盖着红色筒瓦。屋面坡度平缓,其壁炉烟囱尖端呈哥特式。在出檐很小的屋檐下,排列着连续的双拱券,这称西班牙券。檐下窗樘间用西班牙螺旋柱装饰,出檐很小。内转角立面2层设计三连券柱落地窗,二楼东西向正中及两侧延伸置有三座大阳台,呈曲折状,适合上海居住的条件。整个宅子范围面积较大,内有花棚、喷水池、平整的绿草地,显得十分典雅。至于室内的木装修,用料考究,楼梯都用进口“美松”制作,各主要房间的地板用柳安木镶罗纹席铺设,底层过廊走倒铺成“马赛克”(40年代算是考究的地坪)。石膏平顶,有的线略加脚装饰。大厅内有紫铜料弯曲形体折灯,古色古香。四周壁上挂着各类名画字幅(唐氏生前就喜爱古董、字画、青瓷花瓶等)。
    整幢楼最具特征的是整栋房屋横向展开,在平面布局上采取了内外两个面的处理,沿街三折围合里面形成了建筑的对外“门面”,而真正的入口在两侧,既私秘又相对宽敞。主入口装饰细腻华丽,它采用螺旋柱与复合柱式的结合,以及两柱之间券门上的贝壳、卷涡和卷草图案具有巴洛克艺术之风。宽敞的入口处可停放来往轿车。
    往事:日本人企图拉拢大名鼎鼎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组织傀儡政府,戴笠派军统上海站站长赵理君执行暗杀行动,赵理君谎称是一古董商,往唐绍仪家里打电话,说是有一只宋代青瓷花瓶愿以低价出售。唐一向对古瓷兴趣很浓,凡历代珍品均不惜重价收购,他的书房和客厅里便陈设了不少明清青花瓷器。
    1938年9月30日,赵理君、相强伟和谢志磐一行,将花瓶、明代宝剑及其他古玩装在一个特制的木匣内,在匣底暗藏一把利斧,来到唐宅。赵理君先拿出一把宝剑让唐把玩,趁唐低头专注看瓷器的时候,伸手将暗藏的利斧抽出,绕到唐的身后,劈头朝着他后脑砍去。
   周边建筑:
武康路上的房子都是极为漂亮的,往往楼底下都有着“市级建筑保护单位”这样一块牌子,几乎每一栋都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武康路所在的区域原来是法租界,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传教士福开森而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武康路全长1.71公里,当年,法租界在非法扩张地盘的过程中,与上海宁波同乡会“四明公所”发生冲突,又与英美等国产生矛盾,福开森在中外各方之间周旋调停,法租界当局为表示对福开森的感谢,特意将法租界西区的一条马路命名为福开森路。1943年10月,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将福开森路改名武康路,得名于浙江省武康县。
武康路2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原莫觞清旧居)。建于1922年,建筑属于西式花园住宅,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红瓦四坡屋顶,有棚屋形老虎窗,南立面三开间,左右对称,南立面中部阳台为半圆形平面,其下部布置两根塔司干柱式,对应形成半圆形敞廊,上面半圆顶出挑。白色拉毛墙面,设有混凝土壁柱等装饰,同样是简化的古典式装饰,层间水平线脚拉通,开窗接近柱间。北立面入口门洞为叠涩的圆拱券形,石雕门饰向内层层收缩。整体形象较简洁,构件装饰等有几何形倾向。室内有多个壁炉。
武康路67号,陈立夫故居。
武康路99号,原英商正广和大班住宅,属于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式样。上世纪30年代,同宋子文沆瀣一气的唐海安一度居住在此。解放后此房被没收,潘汉年、魏文伯、王震都曾在这里住过,后来作为市委招待所。“文革”后刘靖基先生年迈回沪,市府安排其全家入住。至今房子依属刘家所有。
武康路107号,陈果夫故居。陈立夫、陈果夫这对兄弟,当年是重要的政治人物,当时社会上一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两家管钱钞”之说。在这条不长的武康路上,兄弟俩还有不少当年的政治要人相继落户,为武康路披上神秘色彩。
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在文革结束后,重回武康路113号的巴金老人写下了《随想录》。从湖南路拐进武康路,沿街第一座庭院里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平缓的屋顶,暗红色细砖贴面,十分朴实厚重。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庭院里种满了白玉兰,巴金在此楼居住了40多年,在这里,他写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
武康路210号,罗密欧阳台。建于1923年,西班牙式花园住宅。红瓦屋顶,屋面出檐小,檐口一圈券齿带饰,墙上另有绿釉构件装饰的小窗洞。细长的矩形和半圆券门窗洞散布建筑各立面。最有趣味的一处就是沿街的弧形入口,只一层,二楼像是阳台,迎着路人,隐约好像那主人的身影刚刚闪回屋中。看起来现在的主人已是将住宅精心修整一番了的,沿街墙面衬着冬日枝叶的影子,很像明丽色纸上的一幅淡水墨画,外墙的轮廓其实高低错落有致,转角山墙做出弧线、折线形墙头,无明显章法,却情趣盎然,西班牙式的风格语言正是适应这种灵活,在当时的老洋房中备受青睐。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也很欣赏这幢欧式情调的小楼,她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以细腻生动的文笔描述了这个充满爱情的阳台:“不知道哪个朋友曾经点着它说,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从此,大家都叫它罗密欧阳台。”
湖南路武康路路口,湖南别墅。汪伪反动政权的财政部部长周佛海买下这座花园。门前的居尔典路也随着周的到来而改名为湖南路(周系湖南人)。解放后房子被国家没收,陈毅市长曾在此小住一段时间,后这里作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来沪的高级首长。在此居住时间最长的大概要推贺子珍同志,她在这里度过了从1950年直到“文革”中患病住进华东医院的这段时间。现在这里是兴国宾馆的分部,外墙上烫着的“湖南别墅”四个金色大字。
武康路240号,开普敦公寓。是当年的英国公和洋行设立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这是一幢带有西方现代派建筑风格特征的公寓建筑,公寓最特别的是它三棱体的外形。
武康路390弄1号,周璇旧居。这里见证着这个“金嗓子”艺人从息影,到复出,又大红的历程。从淮海中路 1754弄的大门沿“主干道”走到底向左拐,再走到底,便是一幢类型和其它小楼不尽相同的三层楼房。这就是今天的武康路390弄1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3年,周璇深恐长期不拍戏,自己的艺术青春就将枯萎,所以,她从干爹干妈柳中浩夫妇(国华电影制片公司老板)长乐路留园12号的家中搬了出来,来到淮海中路1754弄最后一排最西头的小楼里,即如今的这座小楼。为此事,她还跟她的干爹闹得不高兴。那时跟周璇住在一起的只有她的养母周妈,她们住三楼,楼下住着个姓朱的舞女。这年夏天,周璇加入张善琨组合的 “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拍了《渔家女》、《鸾凤和鸣》、《红楼梦》、《凤凰于飞》,场场爆满,声誉再起。抗战胜利后,周璇离开上海去香港拍戏,于解放初回到上海,再没回到这个小楼。
武康路390号,原意大利驻沪领事馆。平缓四坡瓦顶一层东、西,南三面均有敞廊,两边设弧形环抱台阶,檐顶为盔形山墙,设落地窗和阳台,人站在敞廊下,唯一的感觉就是“别有洞天”。这样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在上海已经濒临绝种。1930年代的上海,是花园洋房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在住宅建筑上又追求不同的风格表现,地中海风格也应运而生。它主要指模仿希腊、意大利、法国南部等地区风格而建的洋房。武康路390号的庭前空间颇大,庭院布局别具匠心,园内小桥流水,假山亭台,竹林花园,绿草如茵。如今这里成了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
武康路393号,黄兴故居。是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建于1912年—1915年,座北朝南混合结构的四层三开间西式楼房,当年楼南是占地四亩的花园,是仿西洋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其建筑形式为英国乡村式,半露木结构,陡坡顶。底层建有对称的大理石露天台阶,清水水泥墙立面,红瓦屋面,有各式类型木门窗。
武康路395号,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原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建于1926年,带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住宅在并不宽敞的基地上仍然建得颇有气派。外形整体上为上下三段式,底层是基座,主要生活空间都在二层以上,沿街与面向花园立面都是比较明显的对称构图,这种住宅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文艺复兴后期帕拉第奥别墅的建筑形式似有关联。
淮海中路武康路口,宋庆龄故居。据说孙道临在世时很喜欢眺望窗台对面,德式红顶白瓦的船形建筑便是宋庆龄的故居。宋庆龄于1948年冬迁居于此。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周是终年苍翠的樟树。故居底层是过厅、客厅、餐厅和藏书室。房间里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石刻摆件和风景油画,墙上则挂着孙中山和一些她与中外名人的合影。最柔软的一处要属那件宋庆龄穿过的藏黑色香云纱旗袍。旗袍颜色素净,领口和袖口有镂空花样。想必当年,她就是穿着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缓缓走过。
淮海中路1850号,武康大楼,旧称诺曼底公寓。这座建筑由法商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孔祥熙的女儿孔二小姐把这座大楼买下来,做了最大的业主,自己则住在新楼里。抗战胜利后,有“东方第一母亲之誉的电影演员吴茵入住武康大楼,电影演员王人美从1945年起居住在武康大楼,直至上世纪50年代调京。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也曾居住在这里,现在,孙道临的妻子王文娟依然住在这里的新楼里,他们的寓所恰恰便是当年孔二小姐的闺房。
虫哥 2011-5-12 11:26:15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洋房地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395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390号原意大利驻沪领事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393号黄兴故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旧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240开普敦公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旧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康大楼淮海中路1850号


虫哥 2011-5-12 11:26:54 显示全部楼层
9.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180号)
      主人:张啸林
    上海三大亨中,杜月笙在上海沦陷后移居香港,黄金荣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唯独张啸林附逆投敌后组织“新亚和平促进会”, 为日本军队收购和运销军需物资,又出任汪伪浙江省长。戴笠向潜伏在沪上的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发出了针对张啸林的锄奸令,还成立了行动组,行动组长陈默接到任务后,策划了两次暗杀行动,但均未成功,于是开始设法策反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林怀部借与张啸林争吵之机将张啸林开枪打死。
    建筑介绍:张死后该宅卖给“利用纱厂”老板沈联芳。其宅是幢前后三进的独立住宅,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二层砖 木结构。上海解放后,该宅归房管部门管理,归宁海西路小学使用,其间曾多次修缮改建,仅保存部分建筑原貌。现归南京东路幼儿园(西部)使用。
    周边建筑:
     宁海西路184号,杜月笙故居。当年杜月笙在上海的公馆有两处,另一处在东湖路70号(原杜美路),就是今天的东湖宾馆,即众所周知的“杜公馆”。
                                                                                   (结束)
咔咔 2011-5-12 12:41:04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武康路两遍的树木和房屋一直是难以忘却的纪念,
船头 2011-5-12 13:42: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虫哥 的帖子

{:soso_e1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1

粉丝1

帖子31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