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我们要让自行车店生存吗??

aaron 2015-5-11 10:07 15725人围观 知识


2008年,金融海啸,百业萧条,惟独单车产业一枝独秀,那年是台湾的单车热潮。然而,浪有高有低,退潮是必然的,大家在沙滩上望着浪,看着这股单车热是否会像蛋塔效应来得快去得快。

单车热并没有退烧,单车赛事、嘉年华、甚至是铁人三项场场爆满,可见单车人口年年增加。而在2008年,单车店也如雨后春笋般一间间冒出,即使不懂单车的也想分一杯羹,因为开车店的门槛太低了,靠着几支扳手就能班门弄斧。

好在,单车热在消费高潮后并未如蛋塔效应瓦解,浪是退了些,此时缺乏专业能力的店家好比没穿泳裤,浪退后才发现谁有料没料。那些游泳健将一直都在。


2013年3月,台湾知名精品级车店宣告退出市场

单车热潮后,又来了一波疯狗浪,削价竞争是主要成分,即便是游泳健将面对这波大浪也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例如,车店老板黄显熙表示在近年来的经营愈显辛苦,他在2010年3月份于天母创立单车旗舰店,一间吸引国内外单车客朝圣的指标性车店,令人震惊的是这间车店在经营3年后,于2013年吹熄灯号,这无疑是单车市场的震撼弹。

疯狗浪三部曲:网拍、水货、削价竞争

回想一下,你上次到车店消费是什么时候?当你的单车出了问题,是先在网路上跪求大大,还是出门到附近的专业车店维修?当你有意升级单车零件,是先到网拍查价,再到车店试用现货,回家后再上网下标。

消费者将实体店面当作展示中心的时代来临。

即便你的车店开在忠诚路,也千万别期待消费者会有忠诚度。消费行为极为复杂,消费者是冲动的动物,却也会理性的思考,你有购买数十万元公路车的预算,却可能因为专业车店的售价比网路来得高,精打细算的你沉住气回家再网购。

网络无远弗届,全球运筹在于弹指之间,买个东西货比百家轻而易举:在社交软体的推波助澜下,资讯比薄纱还要透明化,即便你买了一件衣服比别人贵个几元,也会被网友笑你是冤大头、没做功课。买贵是会被笑的。


有现货的实体店面,消费者只看不买,回家再上网订购。

车店VS网购——价格缺乏竞争力

网购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安全感,你担心买错尺寸、颜色与照片不合等,因此现在的网民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下为网友的采购指南。

STEP 1:先在网络搜寻欲购商品的关键字,进行呕心沥血的C/P值分析:再搜寻离家最近的车店,是否有卖该项商品。

STEP 2:出发至该家车店,进行实品鉴赏,跟老板闲聊几句,进行试穿,然后跟老板说“谢谢,再考虑”。

STEP 3:回家在网路上下标,咻的一声!隔天该商品就由邮差送到门口了,然后你进行了一个开箱文的动作,分享你买到好货的辛苦过程,呷好逗相报。

消费者对产品有需求,也有采购预算,就是不在实体店面购买。“车友来车店看现货、试穿,把小本经营的车店当作展示中心,甚而有些消费者,在离开之前还骂我们是黑店。”新竹风城单车店长宋明皇说道,他现在保守地进货,因为消费者不买单,新货也将衰退为库存,生意愈做愈辛苦。

为何专业车店的价格如此没有竞争力呢?试想一下,你自己煮1杯豆浆的食材成本不用1元,但早餐店1杯却卖你20元,整整贵了20倍。然而,早餐店要支付店租、水电费、劳动成本等……这些成本都会分摊到产品的售价。但消费者看到的只是一杯豆浆,特别是台湾人总是以“成本考量”,忽略了专业服务的价值。


所以消费者要的只是最低价格?所以车友网购、DIY,所以我们不需要车店的专业服务?

车店老板黄显熙拥有10余年的经营经验,表示车店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经营节奏。

原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不,消费者说他们需要专业的服务、舒适的购物环境,来到自行车店就像逛精品店,还能喝杯咖啡聊车界八卦。2010年3月,黄显熙在寸土寸金的天母开了一间单车旗舰店,远近驰名,吸引车友前来朝圣,但问题是,“人潮不代表钱潮”,这间指标性车店在2013年3月画下句点。

另外,拥有自行车前叉制造背景的RST,野心勃勃的他们分别于新庄、内湖开设单车旗舰店,也在这几年吹了熄灯号,连财力雄厚的企业也退场,显见台湾单车市场的经营困难度。收店的动作是个市场问题,而这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是虚拟的网路杀死了实体店面。2000年开始,网路购物市场崛起,但这波网购对于车店并不造成威胁,杀死实体店面的是像FACEBOOK等社群软体。

在台湾懂英文的人特多,看不懂长篇大论没关系,看懂价格就OK。网络让国际贸易变得简单,国际贸易畅通助长了水货商成长。这些水货商不一定懂单车,其中甚至有些不曾拿过工具修车,但他们能迅速掌握产品新知、以低廉的成本进口国外的新品、库存品。当台湾的正牌代理商还不知道产品新讯,这些水货商已经在网络上发布预购了,当代理商千辛万苦在几个月后终于拿到“新货”,水货商已经卖完一轮。

这些水货商在网路上以快速服务、低廉售价赢得消费者的“赞”。水货商提供消费者更多选择,做水货并不犯法,做水货替消费者省钱,因此做水货是佛心来的。思考一下,法律是人定的,只有违法才算是犯罪吗?

业余入侵专业

这群水货商可能是熟谙贸易的内行人,也可能是白天有份工作的业余者,这两者的共同点为没有实体店面,但善于传播资讯及自我行销,他们利用社交软体,迅速发布新讯,甚而与网友线上互动,深深掳获消费者的心。而拿着工具辛苦修车的车店老板,他们汗如雨滴地付出劳动,却不敢收取合理的费用,万一你换车胎的价格比别人贵个50元,包准你在网路上被评为黑店。

由于网路、科技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在近十年间彻底改变市场型态,转变是如此迅速,淘汰又是如此残酷。过去,我们筛选掉体质不良的店家,而现在的消费者筛得太用力,连身强力壮的店家也摇摇欲坠。这是消费者过于精打细算的后遗症吗?还是专业车店没有生存的必要性?

“我放慢脚步,重新思考消费者要的是什么?我们实体店面进的是公司货、付店租等成本,这些都是水货商、网拍业者不需负担的成本,相较之下,专业车店的价格显得没有竞争力。”但黄显熙反思除了一味价格厮杀外,专业车店能提供什么价值?

消费模式的快速转变,迫使像是单车等传统产业也得灵活转型。在这一波价格战,网拍业者只要微利就能生存,消费者似乎获胜了,如此却使得实体店面无利谋生,许多人跟着退出市场。消费者也该反思:“我们真的要让专业店家退出市场吗?我的单车不需要被服务吗?”


单车是需要被服务的

单车涵盖了竞技、休闲、通勤等层面,它可以是资深玩家的玩具,也可以是每日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妥善的保养下,一辆单车是可以骑上十年的。单车就像汽车,在驾驶一定里程后,也要回厂保养以确保行车安全,因此单车是需要被服务的。

或许在目前的环境下,消费者还不懂得专业服务的价值,因此盲目地以价格为终极考量,但当消费者在网路上受骗、买到瑕疵品、遇到问题求助无门后,这些经验才会教育消费者:买东西时不该只考虑当下的价格,更要想到专业服务的价值。

编者:本文讲述的是台湾自行车店面临的状况,但近些年大陆的自行车店也面临难捱的日子,那么或许车店老板早点看到其中的玩法,能够给后续的经营带来更多的参考。

本文来自捷酷JAKROO



认真的读完这批文章,里面讲的是台湾车店面临的状况,其实去年到今天国内的自行车店已经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杭州来说就有好多家车店撑不下去结束营业。车店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能果断的生存下去便将是车店老板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在最后也写到单车是需要被服务的,这项服务是网店所不能实现的,单车是需要面对面的才能进行维修保养的。车店是不是应该思考,我们卖的不仅仅是自行车,更要卖的是一种文化 和 服务,只有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你的服务你的感染力远远比网店所谓的差价更有吸引力,个人觉得这也许也将是各实体车店之间决战的制胜法宝了吧。





原作者: 张小胖
我有话说......
  • 單單單丹 2015-4-1 12:32
    搵食艰难啊
  • hu2615 2015-4-1 12:37
    呵呵,你咋不说,杭州自行车店黑新手的事情呢。
    是开实体店需要成本,需要这需要那,当你在一家店里买了2辆公路车之后,准备去买第三辆的时候,发现老板给的价格 还不如一家从来没有去过的店家实惠的时候,(一模一样的车子哦,一个品牌,一样的配置。)敢问你做啥想法,我们掏心掏肺的结交朋友,热爱骑行,却换来这样的结果,您还有骑行的动力吗?
  • hu2615 2015-4-1 12:42
    求 车店老板黄显熙的联系方式,梅花狂热粉。
  • midiedu 2015-4-1 13:00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 漏网之猪 2015-4-1 13:30
    深有同感!

    推广骑行文化很重要。
  • 张小胖 2015-4-2 09:25
    本帖最后由 张小胖 于 2015-4-2 09:29 编辑
    hu2615 发表于 2015-4-1 12:37
    呵呵,你咋不说,杭州自行车店黑新手的事情呢。
    是开实体店需要成本,需要这需要那,当你在一家店里买了2辆 ...

    第一:你的理解有误,本身讲得就是实体店要如何活下去需要做好服务和文化,这就是提现素质的事情,老板的素质肯定也有差异 。就是在告诫现在的实体店老板们就像你说的黑新手的这种事情就是一种服务 ,如果有必将会被淘汰。
    第二:你说的熟人买的车队反而给你贵了,不认识的车队反而还便宜。不针对你事情的本身按照你的字面意思啊理解。 前面微信一直流传一段话,内容是这样的“一位朋友想买车,他得到了两个报价,熟人报价是16000,陌生人报价是12000,世人总是认为12000便宜了4000,结果朋友就选择了12000的。可是熟人的16000只挣了1000,而12000的陌生人以次充好、各种水货A货!赚了3000!!没过多久,钱花了,到处出问题。这就是行业乱象,我们不做暴利,只做品质,做口碑,凭良心做事”  这段话讲的不一定是全部,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