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标题: 杭州龙井山,该不该拒绝夜骑族? [打印本页]

作者: aaron    时间: 2013-8-29 08:46
标题: 杭州龙井山,该不该拒绝夜骑族?
危险骑行的新手太多,事故率增加,自行车和机动车以及行人的矛盾也增多,这些都需要骑友们去思考,去解决!
一个晚上最多有数百人骑行龙井山,沿途居民反映时有扰民现象
杭州“秋名山道”该不该拒绝“夜骑族”?
专业骑友建议:安全措施要做好;骑友应自律,控制好时段不扰民
  一个晚上最多有数百人骑行龙井山,沿途居民反映时有扰民现象
  杭州“秋名山道”该不该拒绝“夜骑族”?
  专业骑友建议:安全措施要做好;骑友应自律,控制好时段不扰民

  □见习记者 钱祎 霍翟羿 本报记者 王晨辉/文 魏志阳/摄

  趁着夜色在湖边“兜”一圈,绝对酣畅淋漓!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夜间骑行爱好者的队伍。
  然而,随着“夜骑一族”的增多,原本静谧的龙井山也变得“沸腾”起来。这一带山路因坡陡弯多,不亚于《头文字D》里的“秋名山道”,成为骑友追求速度与激情的一条骑行路线。
  而曾经饱受飙车之苦的沿途居民也反映,晚上来骑车的人实在太多了,骑友摔伤事件时有发生,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扰民情况。
  一位网友在19楼发帖称,“很多只允许推行的路段,仍有人冲坡而下。曾亲眼目睹飙自行车的人擦伤路人,影响行人、过往车辆及其自身的安全。”
  这两天,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条骑友心目中的黄金山道,走近龙井山的夜骑一族。
  现场
  调查
180°急弯6处,号称杭州的“秋名山道”
  在众多骑行爱好者眼中,龙井山道是杭城最经典的一条爬坡路线,以弯多、坡陡著称。
  “五老峰隧道接线交叉口,有一块写着‘春夏秋冬’的石碑。我们一般从这里出发。”多名骑行者告诉记者,他们有南北两条线路,选择北上南下的稍多一点。也就是从“春夏秋冬”石碑处出发,往西南至龙井路,再到满觉陇路,最后到达满觉陇路和虎跑路的路口,全程都是山路。
  8月27日晚上7点,记者也把这段山路走了个全程,不禁感叹真可谓“九曲十八弯”。这段山路全长约5.6公里,其中180°急弯6处,90°弯道8处,小弯5处,其中在龙井寺公交站附近还有一段“黑路”,没有路灯。
  一路上,记者遇到了五六十个骑行者,男女都有,有独自骑行的,也有组队的。
  在最高点——翁家山村,正好碰到三四个骑友,正把单车停在路边休息。
  “今天碰到的人不多,时间也稍早了点,最多的时候,一路上能碰到两三百人呢!有一次,光是在这里休息的就有五六十人。”骑行者小严说,一般从傍晚五六点开始,骑行者就陆续来了,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是龙井山道的骑行高峰期。而到了深夜10点之后,骑行的人就明显少了。
  “我们称这里为杭州的‘秋名山’,是一处练爬坡的好地方,对体力要求很高,常常累得气喘吁吁。”小严说,除了下大雨,他几乎每天都会约三五骑友来龙井山“兜风”,“山里空气好,大家相互鼓励,一起锻炼身体。”
“菜鸟”级人员不少,危险动作不断
  小严是专业骑行者,只要出来骑车,小严一定会戴上头盔和手套,穿上骑行服,晚上骑行还会打开车头灯和车尾灯。
  三年前,他开始锻炼自己骑行龙井山道。“周末,我们会去更远的地方骑行,不过市区范围内只有龙井山最具吸引力,所以来这里试一把身手的人相当多。”
  评价起龙井山道,小严说,其实初级和高级的骑友都能玩,不过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骑行者“鱼龙混杂”得比较厉害,“有的骑友真的太‘业余’了,连头盔都不戴。他们把骑行想得太简单了。”
  沿满觉陇路而下,记者经过三块交通指示牌,一块位于翁家山17号,画着自行车推行标志,是烟霞洞急弯的起始处。另两块分别竖在烟霞洞急弯拐角处和结束点(满觉陇路杨梅岭路口),写着“非机动车允许推行”。
  而在烟霞洞3号附近,有一处180度大急弯,这里坡度非常陡,上下落差很大。如果从上面下来,是根本看不到对向路况的,哪怕是通过拐角处的反光镜,在晚上也只能看到对向的车灯。
  记者在这处拐角站了10多分钟,约有15辆自行车经过,没有一辆是推行而下的。其中戴头盔,穿着骑行服、装备齐全的只有四五个。
  “没想那么多,应该没事吧。”小郭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从坡上冲下来的时候,头盔还拿在手上。他说他的车速从来不超过每小时30公里,“有些人速度很快,超过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的都有。我还是‘菜鸟’,车速很慢的,天太热,就把头盔拿下来了。”
  像小郭这样的,还算防护做得比较好的。这一路上,记者看到不少骑友呼啸而过,身上什么护具都没有,穿着短裤、T恤或背心,更有甚者,脚上还穿着“洞洞鞋”,骑着公共租赁自行车,也是速度飞快地直冲下来,与对向而来的汽车“擦身而过”,看得人心惊胆战。
  各方说法
附近医院:常接诊受伤骑友,建议做好保护
  在这么陡的山道上骑行,滑倒、摔伤的骑友不在少数。
  附近的117医院急诊医生周海平告诉记者,大概每隔两三天,就会有摔伤的骑友被送到医院:“我一个月值10天的急诊,每个月都会接收四五个在龙井山上骑车摔伤的,周末还会更多。”
  周医生说,这些骑友基本都是下坡时不慎摔倒的,受伤的部位也大同小异:“膝盖受伤最多,还有就是四肢关节挫伤,比如滑倒的时候用手撑了一下,手破了,手腕也扭了。”
  周海平也遇到过受伤特别严重的骑友。“最严重的那个人,估计是整个人被甩了出去,上半身着地,摔得很厉害,肩关节脱臼,锁骨骨折,头部还有外伤。”
  他总结了一下,在龙井骑行受伤的人,以30岁以下的男性为主,大多是保护措施没做好,“其实戴好头盔很重要,哪怕摔倒,一般也不会有头部外伤。有些伤者一送来,看他头上的伤,就知道骑车时肯定没戴头盔。”
沿途居民:“注意安全”、“不扰民”就好
  在翁家山村,马路穿村而过,路面只有六七米宽,路边停满了私家车,还有车辆来来往往,再加上一拨又一拨的骑友们,居民们生活不受困扰是不可能的。
  “路堵就不说了,主要是不安全。”翁家山村副书记杨勇强说,“随时有汽车经过,有些骑自行车的,下坡速度那么快,多危险啊!何况有时候也会撞到走路的人。”
  就在上个月,一位60多岁的大妈就被自行车给撞了,幸好只是擦伤。
  一些住在路边上的人家反映说,晚上太吵了,乱哄哄的,有时一直要闹到凌晨两点多,还有人在骑车。“有些自行车没有‘搁脚’,就靠在汽车上,一不小心就是一道划痕。”
  “骑自行车锻炼身体是好事,但真的要注意安全。”记者随机走访了几户居民,他们对骑行者都持较宽容的态度,“不要扰民就好了,太晚就不要骑了。”
  龙井村书记陆鑫富说,龙井山道较多是双向单车道,没有单划出自行车道。有些地方的下坡有推行标识,表示不适合骑车,但很多人依然一冲而下。“真的很容易出事故,我们跟交警反映过几次,他们也都来管过,但效果不大。”
  记者也询问了西湖区交警大队相关人员,对方表示龙井夜骑这一现象确实存在,但没有相关规定严格禁止自行车骑行,所以很难管理。
专业骑友:头盔必须戴,初学者不要“比快”
  昨天,记者向几位资深的专业骑行者咨询。
  “骑车装备很重要,头盔必须戴。”杭州假日单车俱乐部老板向文杰说,“手最容易受伤,手套也要戴上,另外还应穿着特制的骑行服,全面保障安全。”
  除此之外,挑选自行车也很有讲究,“有公路车和山地车,要挑选性能好的车,车辆要经常检查、维修和保养,不能将就。尤其是看看刹车灵不灵,车头灯和车尾灯是夜间骑行的标配,这些细节都应注意。”向文杰说。
  安全意识不够,把骑行看得过于简单,是很多新手会犯的错误。向文杰特别提醒新手:骑行过程中绝不能“比快”,“在下坡和过弯前就把车速降下来,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0-25公里,最快不超过每小时30公里,座位稍微调低一些,把重心降低,刹车不要刹得太死,特别是前刹,这样一般不会出大问题。”
骑行者自律很重要,应形成规范
  “龙井山上常常有几百号人骑行,对沿途居民的影响会比较大,安全和扰民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资深骑友楚雨润说,“这需要大家更好地自律,尽量把扰民程度降至最低,是不是可以集中在某一时段运动,不要干扰到附近居民的休息。另外,我建议骑友们相对分散一点,就近的梅岭北路、九溪一带也可以去骑行。”
  楚雨润说,当他还是“菜鸟”的时候,经常去茅家埠骑行,也建议新手骑友们先去那里“练练手”。“杭州周边的一些省道也比较适合新手,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再去难度大一点的山路。”
  向文杰表示,如果不介意相对较远的地方,滨江闻涛路、下沙沿江大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有骑友热衷在保俶山、北高峰等地冲山,楚雨润不建议新手前去尝试。“那些地方岩石、台阶很多,树根、碎石等错综复杂,骑行路线较难找,要在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后,再去六和塔——头龙头、凤凰山、北高峰等地骑行。”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aaron的微博

作者: aaron    时间: 2013-8-29 08:51
号召大家多晨练
作者: 野人LW    时间: 2013-8-29 08:53
先把飙车的抓了吧
作者: 天空海阔    时间: 2013-8-29 09:00
作为车友,安全骑行一定不能忘。
作者: harrywang123    时间: 2013-8-29 09:01
晨骑不错!
作者: 阿贵channy    时间: 2013-8-29 09:02
大家安全骑车,以后可以多晨练骑车,或者改为骑闻涛路,沿江路,西湖,湘湖等等,龙井夜骑一是不安全,二确实人太多,安全隐患也多
作者: 秦程    时间: 2013-8-29 09:04
这么神奇的赛道,好想去尝试下
作者: 小K    时间: 2013-8-29 09:06
可以和政府考虑下拓宽出来个自行车隔离栏啊
作者: 随风ontheway    时间: 2013-8-29 09:06
顶一个。
作者: 侠哥    时间: 2013-8-29 09:06
骑龙井,经常看到不戴头盔的
作者: gaofeitx    时间: 2013-8-29 09:06
安全第一,骑行第二,骑行本是为了快乐的,搞的不安全,这个快乐就没有了的……
作者: 猎豹歼击车    时间: 2013-8-29 09:08
车友自律更重要,毕竟安全不只是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别人。
作者: 山清水秀自由行    时间: 2013-8-29 09:09
难道昨天晚上在南坡那里拍照的就是文章作者,貌似被拍了
作者: 最近在装傻    时间: 2013-8-29 09:09
上周二 去龙井 就看见3个人摔车,现在龙井新人太多了,都不注意,等要刹车了 已经来不及了、
作者: 新疆uzicka    时间: 2013-8-29 09:12
现在基本不夜骑了。。隐患太多,早骑空气好,人也少,就是有时起不来
作者: 章会计    时间: 2013-8-29 09:15
安全第一,建议没头盔的车友不要上山!能否在春夏秋冬处搞个单车检查站
作者: 两块钱弹钢琴    时间: 2013-8-29 09:22
走起,茅家埠练手去
作者: 啊是很大风    时间: 2013-8-29 09:22
看看
作者: 小子糊涂    时间: 2013-8-29 09:24
很久没去了
作者: 野人LW    时间: 2013-8-29 09:25
天气冷点就安耽了,现在不戴头盔新手真是非常多啊,出没时间又早,都是成群结队不戴头盔的
作者: 中原秦歌    时间: 2013-8-29 09:25

作者: 很傻很天真的木    时间: 2013-8-29 09:34
不管玩什么 安全第一  速度一定要慢   专业人员也要速度控制一下  要不我们业余的看着心慌啊
作者: shark0310    时间: 2013-8-29 09:42
这篇报道很多都是废话。
包括所谓
安全意识不够,把骑行看得过于简单,是很多新手会犯的错误。向文杰特别提醒新手:骑行过程中绝不能“比快”,“在下坡和过弯前就把车速降下来,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0-25公里,最快不超过每小时30公里,座位稍微调低一些,把重心降低,刹车不要刹得太死,特别是前刹,这样一般不会出大问题。”


不管专业还是非专业还是资深,还是你、我、他,只要上了龙井骑下来的,有不超过30KM的吗?
作者: 自由的半瓶水    时间: 2013-8-29 09:56
shark0310 发表于 2013-8-29 09:42
这篇报道很多都是废话。
包括所谓

下坡和入弯前不超30KM,没错啊。
作者: 一条线    时间: 2013-8-29 09:58
晨练~~~你们一般几点起床啊~~~~
实在起不太来
作者: 小皇帝    时间: 2013-8-29 10:05
此问题 值得深究··
作者: 峰哥0085    时间: 2013-8-29 10:07
小K 发表于 2013-8-29 09:06
可以和政府考虑下拓宽出来个自行车隔离栏啊

{:soso_e179:}
作者: 兔巴锅    时间: 2013-8-29 10:30
改为晨练 这个好啊
作者: monstercdo    时间: 2013-8-29 10:40
哎,总是要这么磨合出来的……
作者: =狐狸=    时间: 2013-8-29 10:46
A总辛苦!A总费心!

我们个人的力量的确太微小了,需要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
作者: Wonder周好男    时间: 2013-8-29 10:51
我就在山脚下看你们骑车,等你们都回家了 我一个人骑 安全
作者: 牛牛炸地球    时间: 2013-8-29 11:02
做好防护措施 拒绝不拒绝应该谈不上吧  非机动车都要这样管理的话 警察叔叔不是累死了
作者: 黄术    时间: 2013-8-29 11:11
严厉打击 深夜龙井飙车党
作者: 真真    时间: 2013-8-29 11:12
这个靠自律了
作者: SKY大叔    时间: 2013-8-29 11:14
今日早报头版报道了,龙井摊上大事啦!!
作者: 的的猫    时间: 2013-8-29 11:22
先管好自己,注意安全、不妨碍别人。
作者: 婆婆    时间: 2013-8-29 11:28
龙井现在根本就不适合骑车,人多弯多车多。尾气吃饱,不知道那些不带头盔手套的人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是自残身体。那么大的运动量,肺部全开吸进来的都是废气~看了那么多的摔伤,对龙井那条路恨之入骨!建议不要骑龙井,如果汽车禁行,那骑个两三趟也还通气的
作者: 烟火    时间: 2013-8-29 11:42
早上没力气,龙井爬不上去
作者: 牛蛙    时间: 2013-8-29 11:50
尽量不要在山顶逗留,老人家8,9点就睡觉了,大家将心比心
作者: NBXSP    时间: 2013-8-29 12:01
下坡不比快
作者: 竹林晚风    时间: 2013-8-29 12:12
建议仅设游步道和自行车,取消机动车道。
为什么让绿色的运动让路给污染龙井的机动车?
作者: ☆小刀★    时间: 2013-8-29 12:27
要提高安全意识啊
作者: 新手眼睛    时间: 2013-8-29 12:39
出发每次装备齐全,
作者: 神仙7211    时间: 2013-8-29 12:59
作为资深车手是不会去龙井的。那都是菜鸟去的地方。摔死不管。建议上龙井收费,汽车在规定时段收费。
作者: 西风落叶    时间: 2013-8-29 13:01
上龙井我都是步行的,看样子这样也不安全了哇{:soso_e101:}
作者: 松哥    时间: 2013-8-29 13:27
有本事上坡速度拉起来。下坡搞这么快干嘛呢
作者: ucsky10    时间: 2013-8-29 14:25
围观很多神论
作者: 奔V    时间: 2013-8-29 14:26

作者: 竹林晚风    时间: 2013-8-29 14:46
{:soso_e137:}
作者: 简单又明了    时间: 2013-8-29 15:29
骑友自己要自觉
话说为什么没人提那些骑摩托和开跑车上龙井的,他们不是更危险么
作者: 花兆洪    时间: 2013-8-29 15:43
安全出行
作者: 漏网之猪    时间: 2013-8-29 16:25
路是国家的路,无权拒绝夜骑人,拒了也没人性。

但是作为夜骑一族,要注意自身的素质。什么叫素质?不影响别人就是素质。

静悄悄的上,安安耽耽的下,山顶不喧哗。
作者: 漏网之猪    时间: 2013-8-29 16:29
周一晚上去骑车,在梅岭北路,看到一骑友下坡时和电动车相撞,看到好多骑友在帮忙指挥交通。目测是电动车逆行。到龙井北坡下坡,看到摔车人2个。
作者: 牛磊    时间: 2013-8-29 17:47
俺晚上改成跑步了
作者: H    时间: 2013-8-29 17:59
拒了,还不得换地方。。。
作者: H    时间: 2013-8-29 18:00
晚上还是去径山骑吧,龙井也太近了
作者: 流失的青春    时间: 2013-8-29 20:43
安全出行
作者: 红月亮    时间: 2013-8-29 23:47
骑车不要快,要骑得帅
作者: GG_Bond    时间: 2013-8-30 08:15
好久不去,去一次不爽一次。
作者: gongcheng    时间: 2013-8-30 08:48
在这里讨论的都是老鸟了啊,其实写出来是想提醒新手的。
作者: 祈年    时间: 2013-8-30 09:54
本帖最后由 祈年 于 2013-8-30 09:55 编辑

个人观点
1、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家有健身、减肥的目标与需求,作为市区唯一爬山的龙井自然会有所聚集
2、昨天因为电台的关系也去龙井夜骑了下,待到10点后才走,骑车上山基本没大声音,在山顶大家讲话也不至于多大分贝,一般10点后人也就很少了,也不排除部分车友在骑到山顶搞聚餐,锻炼效果白费还扰民,这个作为车友我们需要劝解下,其他的一般是半夜摩托机车的扰民声
3、作为我们车友来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文明锻炼、骑车,佩戴头盔、电筒的合理使用、不逆行、到山顶靠边停车不占道路等好的骑车习惯
4、作为我们车友网站以及车行、俱乐部:
第一我们应加强文明骑车的推广、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相互建立联系,错开一些活动组织时间,避免某天的爆满情况;
第三、开辟新的锻炼路线或者晨练。
5、建议网站与俱乐部,定期组织一些不安全或者不文明行为的拍照与网站曝光,人其实总是要求进步。
6、作为报纸、电台我想更多的是宣传与推广文明安全锻炼的要求与行动,而不是搞一点就放大化,除了一部分知而不为的车友,还有很大一部分以及骑车新手是缺少对这方面的了解,比如车灯该如何打?应该如何打手势等,这都需要一个宣传以及引导的过程。
作者: 叶落    时间: 2013-8-30 10:24
要求搞一个专门骑车的,骑车 绿色骑行 比弄一条公路还好~{:soso_e113:}
作者: 叶落    时间: 2013-8-30 10:24
楼上的 貌似见过你~
作者: kaka西偶    时间: 2013-8-30 10:25
汽车禁行是明显不显示的。山上还有这么多的住户,如果要汽车禁行除非全部搬迁,代价太大了。。。。
作者: 小带鱼    时间: 2013-8-30 12:50
安全骑车
作者: anskneun    时间: 2013-8-30 14:28
其实环西湖也不错啊,车道也宽很多。
作者: 陸烈    时间: 2013-8-30 15:15
自律,略过
作者: 老哈    时间: 2013-8-31 11:26
晨练好,夜骑龙井确实不安全
作者: 飞鸟斜阳    时间: 2013-9-2 23:53
简单又明了 发表于 2013-8-29 15:29
骑友自己要自觉
话说为什么没人提那些骑摩托和开跑车上龙井的,他们不是更危险么 ...

我觉得吧,一方面很难区分是生活必须的还是开上去车震或者装B的,而运动自行车标志很明显,另一方面,人家开车的根本就不把这当回事,户外要带走垃圾,你看哪几个自驾论坛在喊了?反而根本制造不了多少垃圾的单车党和徒步堂天天在喊,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很不方便的情况下还自驾丢下的垃圾捡下来,结果呢,有人觉得山里的垃圾主要是单车党们搞出来的,我在想,单车抗一箱啤酒爬坡,真是一个技术活。
如果说,上下的汽车都是当地人的,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应该让,如果一样都是游玩去的,那么为什么不先要求那些游玩的机动车先让出来呢?我不是杭州人,只去过一次龙井,我觉得龙井那路,怎么也容纳的下几百辆自行车吧。当然,杭州作为一个大城市,应该考虑搞个兼顾通行需求的绿道了,温州和金华都搞了,杭州还没有,有点落后了。
在山区建一条自行车绿道的成本应该不高,我看过一个山区公路建设的标识牌,8KM,双车道,全柏油路面,海拔在500-800米之间,总投资280多万。如果是3~4米左右宽度的单车道,百来万差不多了。百来块钱包年,或者单次5块10块的意思下,我觉得大多数人是能接受的,其他再高些出租啊,餐饮,5年内收回成本没问题,毕竟单车道基本没什么维护要求。
作者: K线图    时间: 2013-9-3 02:14
不戴头盔手套者就不该上路!
作者: 果头爸爸    时间: 2013-9-3 10:16
本帖最后由 果头爸爸 于 2013-9-3 10:20 编辑

龙井山本来就是超级商业化了,白天过去都是拉人卖茶叶的,吃饭的。大家想去就去,去了晚上还照顾小店生意(请问哪个商业区不希望人气旺旺??)。。。比起其他社会问题,这个根本不是问题。。。大家就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跟着记者瞎起哄。。。
作者: 野风单车    时间: 2013-9-4 13:42
提高骑行安全 意识
作者: 太冰    时间: 2013-9-6 16:46
{:soso_e132:}180°的弯是怎样的....
作者: 小带鱼    时间: 2013-9-19 23:58
顶起顶起
作者: 稀飯    时间: 2013-9-20 02:30
不好 弄
作者: 徘徊    时间: 2014-10-10 15:08
还见识过传说中的龙井路
作者: 兔巴锅    时间: 2014-10-10 17:17





欢迎光临 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https://www.5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